艺术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号码:023-81983518
手机号码:18696571197
公司官网:www.cqyyds.com
邮箱:cqyyds@163.com
公司地址:重庆渝中区中山二路174号(文化宫综合大楼)312室
重庆雕塑资讯,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
信息来源:重庆雕塑 |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3日
重庆雕塑资讯,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
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作品初评会议圆满结束
8月24日,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作品初评会议在北京中国雕塑学会会址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杨剑平、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陈云岗、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霍波洋等全国雕塑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夏国平、海宁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徐侃熙等海宁市相关部门领导20余人参加、列席了评审会。
初审会议现场
评委评审(1)
评委评审(2)
全体评委合影
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Tide Wonders· 2016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Haining, China)由中国雕塑学会同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这次展览是提升海宁城市品位和形象的有力举措,是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海宁城市建设的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文化工程。海宁是观潮胜地,钱江潮,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此次展览的主题为“潮起东方”,此次海宁大展将海宁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当代艺术理念相结合,令海宁的“潮文化”,生态化、物态化、艺术化,成为具有时代风骨的新的海宁风貌的代表。
自2015年5月20日海宁大展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以来,至8月5日截稿为止,共收到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644位艺术家和2家设计单位的1299件雕塑作品方案。这些雕塑作品方案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上都新颖独到,大部分都是艺术家针对海宁地域特色为本次展览新近创作的雕塑作品方案,这些方案创作理念创新、独特、形式美观,体现了国内外雕塑家对海宁“潮文化”乃至东方精神的独特理解,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此次海宁大展作品初评会议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别从作品方案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公众审美与艺术性、地域性与环保性、可实施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对邀请及应征的稿件进行了认真评选,共评选出预选作品70件,其中国外作品10件,国内作品60件,这些作品方案将和大展艺委会邀请的10件作品方案一起制作成为立体小稿模型,进行复评,作品立体方案复评会暨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优秀方案展”将于10月底在海宁举办。
本次大展将于2016年8月在海宁正式开幕,参展作品在海宁盐官百里钱塘大缺口三角台区域永久陈列。目前,相关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当中。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艺术谁都说好 那太无聊了
“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最为国人所知的,要属他创作于1978年的肥胖版《蒙娜丽莎》。虽然一望而知取材于达·芬奇的名作,却又被博特罗以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了一番:蒙娜丽莎的头部和身体大大膨胀,撑满了画布,眉眼间挤到中央,成就博特罗固有的比例,背景里的山脉也被卡通化。
有记者问他,其作品有没有遭受到过非议。他回答说,“经常有这样的批评。有人特别恨,有人特别爱,这都没关系。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蒙娜丽莎的眼睛,还有人觉得毕加索的作品不好,觉得他就是个骗子。艺术,一定要让人产生大爱或者大恨的情感,这很重要。大家都喜欢,统统说好,那多无聊,也没意义。有争议感也是艺术存在很重要的一点,这才会 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这样你才会充分体现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意志。艺术信念应该矢志不渝。”
“绘画不必与照相争工”
近日,画家刘二刚在东方早报上撰文说,“转型时期,我的画画梦如何走下去?内容与形式,创新与继承,现实与理念等问题都考验着各人的艺术主张。上天既然赐福我以画画做饭碗,尽管位卑人微,我没有理由滥竽充数。”
有朋友问他:你画中无尘、无事、无争的快活老头,仙境般的奇山异水,从哪来的?怎么愈画愈来劲呢?他回答说,“我想说是读书,但比我读书多的有的是,我想说是行路,但比我行路远的有的是,那么就应是《桃花源记》给我的灵气了。我从《桃花源记》中找到了一种艺术语言,找到了自由、夸张、简约的画法,也找到了中国画的养生之道。”
他说,绘画艺术本不必与照相争工。它更可以是梦幻的,超然的,返璞归真的,某天某日暗合到了,就是缘分。文学艺术中的许多精彩世界,不必都是现实中的,画不仅是画,还要给人以想,使人心向往之才是它魅力之所在。
回归传统是个伪命题?
艺术家杨佴旻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我们文化上反而出现了一种“保守”的倾向。所谓的“回归传统”是个伪命题,人类不可能回到过去,人类只可以创造未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回到过去。
他认为,有时候我们喊着传统,恰恰我们不尊重传统,恰恰是要利用传统。粉饰当下就是对过去的亵渎。他指出,传统就是我们的过去,它无所谓好坏,或者说即使传统再辉煌那也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现在重要的是怎么处理好当下、未来,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作品初评会议圆满结束
8月24日,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作品初评会议在北京中国雕塑学会会址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杨剑平、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陈云岗、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霍波洋等全国雕塑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夏国平、海宁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徐侃熙等海宁市相关部门领导20余人参加、列席了评审会。
初审会议现场
评委评审(1)
评委评审(2)
全体评委合影
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Tide Wonders· 2016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Haining, China)由中国雕塑学会同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这次展览是提升海宁城市品位和形象的有力举措,是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海宁城市建设的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文化工程。海宁是观潮胜地,钱江潮,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此次展览的主题为“潮起东方”,此次海宁大展将海宁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当代艺术理念相结合,令海宁的“潮文化”,生态化、物态化、艺术化,成为具有时代风骨的新的海宁风貌的代表。
自2015年5月20日海宁大展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以来,至8月5日截稿为止,共收到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644位艺术家和2家设计单位的1299件雕塑作品方案。这些雕塑作品方案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上都新颖独到,大部分都是艺术家针对海宁地域特色为本次展览新近创作的雕塑作品方案,这些方案创作理念创新、独特、形式美观,体现了国内外雕塑家对海宁“潮文化”乃至东方精神的独特理解,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此次海宁大展作品初评会议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别从作品方案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公众审美与艺术性、地域性与环保性、可实施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对邀请及应征的稿件进行了认真评选,共评选出预选作品70件,其中国外作品10件,国内作品60件,这些作品方案将和大展艺委会邀请的10件作品方案一起制作成为立体小稿模型,进行复评,作品立体方案复评会暨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际雕塑大展优秀方案展”将于10月底在海宁举办。
本次大展将于2016年8月在海宁正式开幕,参展作品在海宁盐官百里钱塘大缺口三角台区域永久陈列。目前,相关各项工作也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当中。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艺术谁都说好 那太无聊了
“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最为国人所知的,要属他创作于1978年的肥胖版《蒙娜丽莎》。虽然一望而知取材于达·芬奇的名作,却又被博特罗以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了一番:蒙娜丽莎的头部和身体大大膨胀,撑满了画布,眉眼间挤到中央,成就博特罗固有的比例,背景里的山脉也被卡通化。
有记者问他,其作品有没有遭受到过非议。他回答说,“经常有这样的批评。有人特别恨,有人特别爱,这都没关系。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蒙娜丽莎的眼睛,还有人觉得毕加索的作品不好,觉得他就是个骗子。艺术,一定要让人产生大爱或者大恨的情感,这很重要。大家都喜欢,统统说好,那多无聊,也没意义。有争议感也是艺术存在很重要的一点,这才会 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这样你才会充分体现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意志。艺术信念应该矢志不渝。”
“绘画不必与照相争工”
近日,画家刘二刚在东方早报上撰文说,“转型时期,我的画画梦如何走下去?内容与形式,创新与继承,现实与理念等问题都考验着各人的艺术主张。上天既然赐福我以画画做饭碗,尽管位卑人微,我没有理由滥竽充数。”
有朋友问他:你画中无尘、无事、无争的快活老头,仙境般的奇山异水,从哪来的?怎么愈画愈来劲呢?他回答说,“我想说是读书,但比我读书多的有的是,我想说是行路,但比我行路远的有的是,那么就应是《桃花源记》给我的灵气了。我从《桃花源记》中找到了一种艺术语言,找到了自由、夸张、简约的画法,也找到了中国画的养生之道。”
他说,绘画艺术本不必与照相争工。它更可以是梦幻的,超然的,返璞归真的,某天某日暗合到了,就是缘分。文学艺术中的许多精彩世界,不必都是现实中的,画不仅是画,还要给人以想,使人心向往之才是它魅力之所在。
回归传统是个伪命题?
艺术家杨佴旻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我们文化上反而出现了一种“保守”的倾向。所谓的“回归传统”是个伪命题,人类不可能回到过去,人类只可以创造未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回到过去。
他认为,有时候我们喊着传统,恰恰我们不尊重传统,恰恰是要利用传统。粉饰当下就是对过去的亵渎。他指出,传统就是我们的过去,它无所谓好坏,或者说即使传统再辉煌那也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现在重要的是怎么处理好当下、未来,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